特色
1、信息功能的设计考虑
系统功能全面:可以对企业采购、库存、车间、计划、销售、BOM、财务等集中管理,充分满足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各项需求。
符合国內企业经营管理习惯:提供完整的委外加工作业处理功能,以满足国內用户需求,在规划作业中提供‘批次溯源’功能,
在规划作业中还特别修正‘预测消抵’的处理方式。
制造系统与财务系统充份地的整合:允许应收从销售、出货系统引入,允许应付从采购、委外系统导入,成本信息可以从车间生产得出,盘点的差异可以调拨‘会计仓’来处理,还提供会计整合界面。
提供对高层管理的决策支持功能:改变传统的报表查询,使用图形管理及颜色管理加上即时的资料来源分析和多角度的“即时性”辅助决策信息,实现企业异常管理和提供高层决策参考。
2、管理功能的设计考虑
提供完整管理规划的功能,将规划系统与控制系统做充分地整合,可依各部门的职能建立管理模式,独特阶层式逐级授权的安全保密管理功能,能充分与企业各职能部门紧密结合,实现稽核管理的功能。
3、提供完善的整合性
ERP考虑到企业从单一营业点扩充到多营业点的经营,以及多仓库、多级別的管理现状,通过网络的连接,建立企业分散处理、信息集中的管理架构,可降低信息化总投资成本,符合企业各阶段的需求。
ERP系统功能采用参数化设定,可由企业灵活配置,符合企业各个阶段的目标。ERP设计时考虑到企业复杂的作业环境,因此系统拥有完整的內部控制与稽核设计,提升企业本身的管理品质。
每一ERP子系统皆具备完整的操作手冊,包括系统目的、系统功能、名词解释、作业程序、事务流程图、管理特点、各模块的操作说明等等。
应用于
Internet 环境中的 Web Application,ERP采用的开发工具是业界中支援 Web AP
的最佳工具之一。
ERP与电子数据交换(EDI)的连接,目前上下游的企业间或与客户的订单、采购单逐渐以
EDI 取代传真,以达成资料快速与准确的目的,ERP曾配合多家客户将 ERP
系统连接到EDI系统中。
提供工作流(WorkFlow),可将用户的业务流程用电脑做完美表达,通过工作流程的设定,并可整合电子表单会签。
4、可扩展性强
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,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互连。保证系统能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,保护公司的原有投资,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。
5、功能强大的查询体系
可以进行横向的多角度查询及纵向的跨年度查询,以满足不同使用人员的需要;同时,系统支持溯源查询,可以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后反映到账面的结果追溯到最原始单据,对各级部门做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控制。
在形成解决方案时,企业和实施单位对很多管理中的模式、流程、技术细节以及特殊需求会有充分的沟通和深入的讨论,最终形成先进、实用的ERP解决方案,
指导系统实施和应用。其关键要素有:
1、确定营销模式
营销系统是企业的业务龙头,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最为灵活的组成部分之一,几乎没有完全相同营销模式的两个企业存在。但在大的方面,可以首先分清是直销
模式还是分销模式(包括按产品特性划分的部分分销情况)。在分销模式下,是自主分销还是渠道分销。不同的营销模式在ERP系统中的机构设置、信息采集和管
理的终端位置是大相径庭的。另外,分销业务中的分销资源计划(DRP)也是方案制定的重点内容之一。
2、确定生产计划和车间管理模式
如前所述,生产计划和组织是不同类型企业中管理模式和流程差别最大的地方,也是制造业企业ERP建设的重点和难点。我们习惯于讲的“机械行业”、“汽车
行业”等,这样的划分线条太粗,企业不能把自身定位于这样的大行业中进行方案的制定。以机械行业为例,造船等企业属于典型的单件按项目组织生产,机床等企
业的生产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,以汽车为代表产品的企业属于典型的大批量流水线生产,它们在生产组织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,绝对不可能用MRP的标准理论
“包打天下”。既使在汽车行业,轿车与大客车的生产组织方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。因此,要根据具体企业的产品特性、生产单元布局、组织机构特点制定具体方
案。这部分的重点工作首先是确定计划模式是单件管理、多品种小批量还是JIT;其次是确定车间管理细度:是否进行车间工序级作业计划的编制和汇报、是否进
行精确的能力核算,这些与基础数据的准备都有很大的关系。
在计划模式确定之后,要根据企业、产品的特点制定具体的生产和采购计划算
法:(1)属于MRPⅡ算法范围的物料,通过BOM和物料提前期展开净需求计算,生成的计划下达到车间。通过车间任务管理和车间工序作业计划对生产过程进
一步分解,做到指导生产、领送料、完工汇报等。这是典型的推式计划。(2)属于按JIT的方式进行生产的产品,需要定义生产线、工位、工位物料清单和工位
物料主账。同时需要按产品生产节拍编制计划,进而拉动上游生产线的生产计划。而物料供应可以用看板方式,产品的完工汇报可以自动倒冲物料库存。这是典型的
拉动计划。(3)此外还有根据订单“点菜”的产品配置控制、按照订单设计的单件生产用的网络计划、部件通用、组装客户化的最终装配计划等一系列技术和算
法。
从这些算法可以看出,离散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十分复杂,选择不同的算法其实上就是在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型,一定要和企业的组织、管理的模式和流程、产品的特点结合起来,ERP系统才能真正见效。
3、确定物资供应模式
物资供应中的重点问题是正确分析是否存在集团统一采购,分不同生产基地保管和送料的情况。因为不同的供应模式不仅影响到物资供应系统本身的实施,还将影
响到基础数据准备工作。如:哪些物料要统一编码,哪些要分开,价格体系的设定,部门之间的核算关系,物料的调拨,采购计划的多点生成和汇总等,这是衡量
ERP软件支持多公司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。
4、财务系统信息集成
财务部分的重点内容是确保财务系统的集成应用。众所周知,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,在很多技术和应用领域已经相对成熟。但财务系统的管理信息
化绝对不是简单的会计电算化,这仅仅是最基本的工作。就像应用CAD软件甩掉图板也是设计信息化的基本阶段一样。ERP的财务系统建设重在“集成”二字,
其必须要实现与销售、采购、库存、成本核算、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的业务和信息集成。
为配合产销特性及管理重点,在ERP实施过程中,应同时调整单位的管理制度、作法,即将信息化与管理革新一并进行,而不是只将企业现况搬上电脑。由本公司ERP资深管理顾问协助,
而非仅由贵单位的管理人员独立提出需求。因为本公司ERP资深顾问不但有多年IT行业背景,而且兼通管理理论,有多年制造企业的实务经验。
|